氯甲酸乙酯-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发表时间:2011-10-31浏览次数: 评论: 分享: 顶: 踩:

标识

中文名:氯甲酸乙酯、氯蚁酸乙酯

英文名:Ethylchloroformate; Chloroformic acid ethyl ester

RTECS:LQ6125000

CAS:541-41-3

分子式:C3-H5-Cl-O2

理化性质

水白色液体,气味似盐酸,相对密度1.1403(20/4℃),熔点-80.6℃,沸点95℃,闪点16.1 1℃(闭杯),自燃点500℃,蒸气密度3.74,蒸气压7.06KPa/20℃。能与乙醇、乙醚、苯和氯仿混溶,几乎不溶于水。遇水、醇分解。有腐蚀性。

危险性

遇明火、热易燃,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光气; 遇水、水蒸气能产生腐蚀性烟雾,燃烧产物包括氯化氢、其他刺激性有毒气体。

接触机会

有机合成中间体,用以制取碳酸二乙酯、异氰酸酯、医药、农药、除草剂及浮选剂等。

生产厂家:上海吴淞化工厂

侵入途径

可经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吸收。

毒理学简介

大鼠经口LD50: 270 mg/kg;吸入LC50: 145 ppm/1H。小鼠吸入LCLo: 2260 mg/m3/10M。兔经皮LD50: 7120 mg/kg。

对皮肤和粘膜有明显的刺激作用,对眼有催泪作用。其强度较氯甲酸甲酯稍弱。

临床表现

接触高浓度蒸气可引起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有报道,本品可引起迟发性肺水肿,与光气相似。

眼或皮肤直接接触液体可发生灼伤。

本品遇水可产生氯甲酸,引起眼、皮肤和呼吸道烧灼痛。

处理

接触量大时立即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皮肤或眼污染时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注意观察,及时处理迟发性症状。

对症处理。

皮肤或眼灼伤的处理参见<化学性皮肤灼伤的治疗>和<化学性眼灼伤的治疗>。

安全处置

火灾: 小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抗醇泡沫(会产生烟雾)。大火:雾、抗醇泡沫、水雾

泄漏: 切断点火源,排除各种隐患; 如可能切断,停止泄漏。少量泄漏:用砂或其他非可燃性吸收剂吸收后放入干净容器,待后处理,大量泄漏:围堤收容处理。

标准

车间卫生标准:

英国: TWA 1 ppm (4.4 mg/m3) JAN 1993

危规: GB3.2 类32151。原铁规:一级易燃液体,61106。UN NO.1182。IMDG CODE 3077页,3.2 类。副危险6.1 类和8类。

事故案例

国外报道1例迟发性肺水肿患者,其为泵操作工,操作时本品溅着右腿。立即冲洗污染的衣服及皮肤,并淋浴。皮肤及浴室的温度使本品产生雾,引起眼和呼吸道刺激。约3.5小时后,患者发生胸部紧束感和吸呼困难,有轻度发绀。几小时后,胸部X线检查示肺水肿。应用速尿,静注氢化可的松,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患者完全恢复。该作者认为接触本品后,不应在温暖密闭处去污染,因可能产生本品的雾。即使发生的事故不严重,亦应对接触者进行仔细检查。

参考文献

Bowra GT. Delayed onset of pulmonary edema following accidental exposure to ethylchloroformate. J Soc Occup Med 1981; 31(2):67~68

 

    

本内容搜集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我要评论

条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 验证码:

<>

职业卫生网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