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氯乙醇-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发表时间:2011-10-31浏览次数: 评论: 分享: 顶: 踩:

品名

2-氯乙醇; 氯酒精; 亚乙基氯醇; 2-Chloroethanol; Ethylene Chlorohydrin; Glycolchlorohydrin; CAS:107-07-3

理化性质

无色液体,微具醚香。分子式C2-H5-Cl-O。分子量80.52。相对密度1.197(20/4℃)。凝固点-67℃。沸点128.8℃。闪点60℃(开杯)。自燃点425℃。蒸气密度2.78。蒸气压1.33kPa (10mmHg30.3℃)。蒸气与空气混合物爆炸限4.9~15.9% 。与水、乙醇混溶。遇热、明火、氧化剂可燃。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光气。与水、水蒸气反应产生有毒和腐蚀性气体。

接触机会

在农业上主要用作马铃薯的早期催芽剂。工业上主要用作生产乙二醇、环氧乙烷和杀虫剂的原料。近代主要用作醋酸纤维、油漆、树脂的溶剂,也用于制造塑料、纸、染料和药物。在应用环氧乙烷熏蒸消毒时,亦可产生氯乙醇蒸气。

国内主要生产厂商:南京钟山化工厂、锦西化工厂、青岛制药厂、重庆农药厂、桂林市大风山化工厂、天津石油化工厂(汉沽)、茂名化工二厂

侵入途径

可经呼吸道、皮肤很快吸收。

毒理学简介

人(男性)吸入LCLo: 305 ppm/2H。

大鼠经口LD50: 71 mg/kg; 吸入LC50: 290 mg/m3(88ppm); 经皮LD50: 293 mg/kg。小鼠经口LD50: 81 mg/kg; 吸入LC50: 385 mg/m3(116ppm)。兔经皮LD50: 67 mg/kg。

大鼠实验表明本品在肝内代谢,经辅酶I的作用代谢为氯乙醛,后者与体内谷胱甘肽结合而解毒,如接触量过大,可因谷胱甘肽耗尽而产生毒性。一般认为毒作用主要由其代谢产物氯乙醛所致。体内代谢完全,排泄迅速,无明显蓄积性。

动物实验和人体观察均证明,肝脏是其靶器官之一。氯乙醇中毒可致中毒性肝病,类脂代谢变化,脂肪肝等,病理检查可见肝细胞肿胀,空泡形成,脂肪变性,肝血管坏死等,高浓度尚可见肾、心、肺等脏器的改变。尸检可脑水肿、肺水肿和肝、肾损害。

氯乙醇对皮肤的毒作用是氯原子加强醇分子的亲酯性,因而增加其使蛋白变性和脂质溶解的特性,可迅速经完整皮肤进入体内,对皮肤本身有一定刺激性,无致敏性。氯乙醇对粘膜有明显刺激作用,可致粘膜充血、水肿。

IDLH: 7 ppm

临床表现

高浓度蒸气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引起流泪,眼痛及灼热感和咳嗽等。可致虹膜炎、角膜混浊、视觉障碍等。

急性中毒主要由于吸入高浓度蒸气或皮肤大量接触所致。早期表现为头晕、头痛、嗜睡、恶心、呕吐,症状可逐渐加剧,数小时后出现发绀、胸痛、呼吸困难、视觉障碍、血尿、血压下降、共济失调、抽搐、谵妄、昏迷等肺水肿、脑水肿症状; 神经系统表现往往是先兴奋,后抑制。常死于呼吸衰竭。

实验室检查无特殊,部分患者可有肝、肾功能异常,脂代谢指标异常,如血胆固醇、血清卵磷脂、β-脂蛋白升高等。

据职业密切接触史,结合临床神经系统、肝、肾脏损害等表现,参考现场卫生学调查及空气中氯乙醇浓度检测,排除其它类似表现的疾病,综合分析后可诊断。

处理

中毒患者应立即脱离现场至通风处,脱去污染的衣物,皮肤污染时用大量清水冲洗。

中毒患者以对症、支持疗法为主,应特别注意防治肺水肿、脑水肿和呼吸、循环衰竭。并注意保护肝脏。

无特效解毒剂。严重病例可使用糖皮质激素、脱水剂和钙剂。肾上腺素可诱发室颤,故忌用。

标准

车间空气卫生标准:

我国MAC 2mg/m^3(皮); 美国ACGIH TLVC 3.3mg/m^3(1ppm)(皮)

危规:GB6.1 类61583。原铁规:有机有毒品,84026。UN NO.1135。IMDG CODE 6084-1页,6.1 类。

参考文献

[1]傅慰祖,等.氯乙醇对生物体的危害(综述).劳动医学1985; 2(1):68.

[2]Gossolin RE,et al. Clinical Toxcology of Commercial Products. 5th ed. London: Williams & Willkins,1984:II-178.

 

 

    

本内容搜集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我要评论

条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 验证码:

<>

职业卫生网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