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氟丙烯-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发表时间:2011-10-31浏览次数: 评论: 分享: 顶: 踩:

品名

六氟丙烯;  全氟丙烯 ; Hexafluoropropylene;  Perfluoropropylene; CAS:116-15-4

理化性质

无色气体。分子式C3-F6。化学式 CF3CF=CF2。分子量150.03。相对密度1.583(-40/4℃)。熔点-156.2℃。沸点 -29.4℃。

接触机会

在含氟塑料工业生产中,可接触到此毒物,其主要来自单体制备,又系聚合物的热解及裂解后残液中重要组分之一。

氟化氢与氯仿以三氟化锑为催化剂反应,制得四氟乙烯时的付产品之一为六氟丙烯; 或用四氟乙烯裂解制备六氟丙烯单体时,均可呈气相逸出,污染作业环境, 成为生产性接触的主要危害因素。或呈液相存在于裂解后的残液中,成为潜在污染源,以至引起严重中毒事故。

在用四氟乙烯和六氟丙烯制备聚全氟乙丙烯过程中,当共聚体温度高于 382℃, 产生热裂解物散布空气中,防护不当可致中毒。

国内主要生产厂商: 济南化工厂、上海合成橡胶研究所

侵入途径

经呼吸道吸入。

毒理学简介

大鼠吸入LC50: 11200 mg/m3/4H。小鼠吸入LC50: 750 ppm/4H。

病理学检查可见肺部饱满体积增大,局部可有片状出血,镜检可见肺水肿、充血,间隔变宽,有的为局灶性出血或肺气肿,肝、肾充血,呈营养不良变化,有的肝细胞肿胀形成空泡,少数动物肾小管部分变性坏死,脑组织小血管周围散在胶质细胞增生,脾脏有充血现象。

临床表现

急性六氟丙烯中毒是吸入高浓度后引起以呼吸系统、肾脏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急性中毒的潜伏期,由于中毒的原因和条件不同而有差异,因检查设备或意外事故吸入高浓度致中毒者多立即发病,而持续吸入较高浓度者大都在 2.5~5小时后发病。

急性中毒早期主要表现为咽部有异物感或阻塞感、干咳、呛咳,有的咯白粘痰, 有胸闷、气急、胸骨后紧束感,剧烈咳嗽诱发恶心、呕吐,可有不同程度头痛、头晕,部分病人体温 37.3 ~39.2℃。体检可发现咽充血,肺部呼吸音粗糙、干湿罗音。胸部X线检查可见:中毒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肺水肿的征象。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总数早期即可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

急性中毒患者,有些可出现腰酸、乏力、尿频、尿急、尿痛等泌尿系症状,少数患者同时伴有发热、眼睑及下肢浮肿。尿化验有红、白细胞,少数尿蛋白阳性,个别出现管型。有些患者出现尿浓缩功能下降,酚红排泄率降低。

根据吸入较高浓度的六氟丙烯的接触史,和急性发生的呼吸系统、肾脏损害的临床表现,结合现场卫生学调查,并排除其他病因后,可予诊断。

处理

一般原则是患者立即脱离中毒现场,临床观察 24~72小时,绝对卧床休息,早期给氧,镇静,及其他对症处理和支持疗法。

为防治肺水肿, 早期、适量、短程应用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及雾化吸入治疗。

出现泌尿系统损害时,对症处理。

标准

车间空气卫生标准:俄罗斯: STEL 5 mg/m3

中国职业病诊断国家标准:职业性有机氟聚合物单体和热裂解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GB 4867-85

危规:GB 2.2类 22037。原铁规: 不燃气体, 34011。UN NO.1858。IMDG CODE 2069页, 2类。

参考文献

[1] 吕伯钦,等. 六氟丙烯诊断指标的研究. 卫生研究 1979; 8:266.

[2] 全国氟防协作组,编. 全国氟防学术资料汇编. 上海化职所, 1981:81.     

本内容搜集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我要评论

条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 验证码:

<>

职业卫生网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