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卫生评价

钴盐、镍盐生产装置建设项目职业卫生评价分析

文章栏目:职业卫生评价 来源:职业卫生网 浏览次数: 评论: 顶: 踩:

 钴、镍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硬质合金、磁性材料、电池、金刚石工具、石油、陶瓷、搪瓷、玻璃、化工、饲料催化剂等领域, 为工业、农业、军事、生活等环节不可替代的产品, 据中国有色金属协会2004年发布的信息, 国内使用量每年以21%的速度递增, 国外近几年经济不景气, 但钴的使用量也以5%的速度在增长, 特别是能源电池方面发展速度迅猛, 增长速度为18%, 为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需要, 江苏某金属公司通过合资引进技术和资金在某经济开发区内建成草酸钴、碳酸钴生产能力3 000 t/ a、碳酸镍、硫酸镍生产能力600 t /a的生产装置。该项目总投资1 000万美元, 职业卫生安全投资为30万美元。该项目于2004 年底竣工并投入试运行, 应该公司委托, 我中心对该项目进行了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1 评价内容与方法

1. 1 评价内容 主要包括选址、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建筑卫生学要求、职业病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效果、辅助用室基本卫生要求、应急救援、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等。

表1 某金属公司钴、镍盐生产装置建设项目.jpg

1. 2 评价依据 根据5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6和5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6等法律法规; 5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6GBZ l- 2002; 5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6GBZ 2-2002等职业卫生有关的国家、行业、地方标准、规程和规范。

1. 3 评价方法 运用现场调查法、检查表法、检验检测法和定量分级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和评价。

2 结果与评价

2. 1 生产工艺 将钴矿石经湿法球磨后的料进行浸出, 在85~ 90 e 的温度下加硫酸进行反应, 在浸出过程中添加亚硫酸钠使钴的浸出率提高, 得到硫酸钴溶液, 浸出过程产生的酸雾进吸收塔用碱中和。

浸出后的溶液进行净化除铁。在除铁过程中, 溶液在90~95 %的温度下, 三价铁离子经中和水解成氢氧化铁沉淀。若溶液中有少量的二价铁离子, 则采用加入少量的双氧水, 将二价铁离子氧化成三价铁离子, 中和水解成氢氧化铁沉淀。

净化除钙过程: 钴矿石经硫酸浸出后, 含有一定的杂质, 如铁、铜、钙、镁的杂质, 经过中和水解除铁后, 溶液中的钙、镁离子加入氟化钠除去, 形成氟化钙、氟化镁沉淀。

P204萃取除杂。硫酸钴溶液经过中和水解除铁和氟化钠除去钙、镁后, 钴含量较高, 但仍含有少量其他杂质成分, 如: 铜、锰、锌、铁、钙等, 需要用P204 作为萃取剂, 将溶液中的杂质除去。P204用硫酸反萃取返回使用。经过P204 一次萃取的溶液再用P507萃取后得硫酸镍, 结晶得硫酸镍成品。氯化钴溶液在常温下加入草酸和氨水生成草酸钴沉淀, 经过滤、热水洗涤和烘干制得草酸钴产品。

表2 某金属公司钴、镍盐生产装置建设项目作业场所粉尘浓度检测结果.jpg

2. 2 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检测结果

2. 2. 1 职业病危害因素 根据工程分析, 本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噪声、钴矿石粉尘、氟化钠、盐酸、硫酸、草酸、液碱、P507、P204、钴盐、镍盐系列产品的粉尘等。

2. 2. 2 噪声强度及分级 对该项目11个接噪作业点进行了噪声强度测试每个接噪点有18 个样本, 共198 个样本, 测试结果噪声强度及分级见表1。

2. 2. 3 粉尘浓度检测结果 对钴矿粉碎工段及包装作业工人呼吸带粉尘浓度进行测试, 选择混料处、投料口、出料口、成品包装4个测试点, 获114份样品, 结果见表2。

2. 2. 4 空气中毒物检测结果 测试正常作业时, 15处作业场所工人呼吸带空气中毒物的浓度, 共获有效样品192份。所检项目均符合国家标准。见表3。

2. 3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分析及评价

2. 3. 1 选址 该项目设置在某经济开发区西南部, 该开发区是以化工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化工业基地, 项目选择与该区域的功能定位相符合。厂区周围无居民住宅区, 和开发区内其他企业间无交叉污染。符合5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6 ( GBZ 1- 2002)对选址的要求。

2. 3. 2 总体布局 该项目总平面分区合理、明确, 厂前区设置行政办公用房, 生产区布置生产车间和辅助用房, 生产区未设置非生产用房。同时, 在满足主体工程需要的前提下, 产生粉尘、毒物、噪声等有害因素的设施分开布置。生产过程大部分为机械化和自动化、密闭或半密闭式作业, 生产工艺现代化水平较高, 减少了工人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机会。基本符合5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6 ( GBZ 1- 2002) 的要求。

2. 3. 3 建筑卫生学要求 建筑物的室内采光以自然采光为主,以人工照明为辅, 可以满足操作工位对照度的要求。产生粉尘、毒物的车间结构表面不易积尘沾毒, 易于清除, 设有冲洗地面、墙壁的设施。生产车间设有排风系统。基本符合5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6 ( GBZ 1- 2002) 的要求。

2. 3. 4 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 该项目生产工艺先进, 干燥成品采用闪蒸机干燥, 各工段反应在常压或负压下进行。厂房为通用型, 各部门根据生产特点布置在不同的楼层内, 相互之间保持有一定的距离。符合5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6 ( GBZ 1- 2002)的要求。

2. 3. 5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 该项目总体上密闭化、自动化程度较高, 工艺先进, 配备有防毒、防尘、防噪以及防振等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检测结果显示, 各测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之要求, 说明目前的防护设施是有效的。

2. 3. 6 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接尘、接毒工人配备有防毒、防尘等防护用品, 但接噪工人还应配备防噪耳塞等防护用品。该企业虽然为工人配备了个体防护用品, 但现场调查时发现部分工人因感到不习惯等原因, 未佩戴个体防护用品。

2. 3. 7 应急救援 对可能发生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作业场所, 设置了水冲洗设备, 但未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2. 3. 8 辅助用室 该项目基本按照5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6( GBZ 1- 2002)的要求设置辅助用室。

2. 3. 9 职业卫生管理 该项目基本按照5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6 ( GBZ 1- 2002)的要求, 建立了职业卫生管理机构, 但未配备专职或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职业病防制工作; 制定了职业病防制工作的规章制度, 但规章制度实施有待加强; 建立了职工健康监护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制度; 职业卫生资料能够及时归档。

2. 3. 10 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 对该项目毒物作业场所的检测资料作分析, 氢氧化钠暴露程度( 14% ) 为低程度暴露( Ñ 级)、盐酸暴露程度( 56% )为较高程度暴露( Ó 级)、草酸暴露程度( 19% ) 为低程度暴露( Ñ 级)、氨暴露程度( 11% )为低程度暴露( Ñ 级), 其余所检毒物暴露程度为无暴露( 0级)。该项目所检作业场所均为无害作业, 所检毒物控制效果为有效控制。中度危害毒物盐酸、草酸的暴露程度的级别分别为Ó 级和Ñ 级, 盐酸和草酸的控制效果为有效控制Ñ 级, 氢氧化钠、氨的暴露程度的级别均为Ñ 级, 氢氧化钠和氨的控制效果为有效控制Ñ 级。

3 结论

本次控制效果评价对该金属有限公司3 000 t/a 草酸钴、碳酸钴, 600 t/ a 碳酸镍、硫酸镍项目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了识别、分析和评价, 并根据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进行了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有毒作业分级、噪声作业分级以及职业病危害暴露分级, 同时对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 该建设项目选址恰当; 总体布局合理; 建筑物符合卫生学要求; 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先进、布局合理;防尘、防毒、防噪、防辐射、防署、防寒、照明等卫生防护措施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及辅助用室卫生防护措施合理, 且基本符合5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6GBZ 1- 2002等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为合格。

我要评论

条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 验证码:

<>
职业卫生网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