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病防治

揭秘玉石加工行业职业危害现状

文章栏目:职业病防治网 来源:职业病 浏览次数: 评论: 顶: 踩:

 ●工厂内粉尘弥漫,噪音刺耳,工人缺乏有效的防护措施

●“最怕的是冬天”,加工过程须凉水不断冲刷,即使冰寒彻骨,也要整天赤手接触

●玉器越精美价格越高,因此手艺好坏直接决定了玉雕工人的收入

“手艺娴熟的玉雕工,一个月能收入一两万元。”随着近年来翡翠原石价格的猛涨以及消费者对翡翠饰品的需求越来越旺盛,翡翠饰品的价格也一路飙升。这也带动了玉雕工人收入的不断增长。曾经做过玉雕工的尘肺病人张鹏(化名)告诉笔者,“玉不琢,不成器”,翡翠饰品的价格主要看材质、设计和雕工,如果工人手艺好的话,一块成色不好的玉石也可以被雕刻得很完美,卖个好价钱。

为了了解玉雕工人的工作环境,揭开他们“高薪”背后不为人知的一面,10月21日,在张鹏的带领下,笔者以购买翡翠的名义来到了北京郊区某镇的一家玉石加工厂。这家玉石厂的地理位置相当偏僻,下了地铁之后,还需半小时左右的车程。从外面看,这家玉石厂就是普通的农家小院。如果不是张鹏和这家玉石厂的老板认识,笔者恐怕难以找到这个地方。

还没进门,笔者就听到了“嚓嚓”的声音。铁门打开之后,里面的景象让笔者吃惊,两位戴着白色口罩的工人正在狭小的院子里切割玉石,声音十分刺耳,空气中弥漫着大量的白色粉尘,他们的头发、眉间、衣服、鞋子上也都是粉末。

走进里面,笔者发现,这家玉石厂总共五个房间,其中有两间为加工车间,一间为玉雕成品和翡翠原石摆放处,另外两间分别是厨房和休息室,不大的院落里则摆放着三台玉石切割机。

进入车间,能够看到,这个不到10平方米的简易板房里,摆放着三台玉雕机。工人们的工作台,像高中生的化学实验台那么大,一人一个。台子的上方还吊着白炽灯泡,台子上和工人手中都是玉雕半成品,造型有菩萨、观音、弥勒等。

王师傅正在玉雕机上雕刻一个观音翡翠挂件,打磨玉石的声音十分刺耳,但王师傅已经习以为常,他轻描淡写地说,“这没什么,都习惯了。”笔者看到,他面前的玉雕机管道口和水槽内堆满了厚厚的粉尘。大约待了15分钟,笔者实在忍受不了那打磨的噪音,王师傅关掉了机器和笔者攀谈起来。

王师傅告诉笔者,自己老家在江苏扬中县,由于村子里很多人干这一行都赚了钱,所以他也“拜师学艺”。从学徒工算起,王师傅已经从事玉雕工作8年多了,因为自己技术好,还带了两个徒弟,“现在一个月能挣1万2000多元。”但他表示,学好这门手艺并不容易。“从简单的琢磨到精雕细刻,从加工烟嘴、手镯等简单的小件,到中等件、大型玉雕作品,学徒工怎么也得需要两三年的时间,打磨上百个玉石。”

手艺的好坏决定了玉雕工人的收入。“同样一块玉石,手艺好的话,加工出来的东西就比较精美,能卖个好价钱。而且那种要求精雕细刻的活,技术不好的工人,根本就干不了。”王师傅介绍说,“为什么有的人一个月能挣到1万5000元甚至更多的工资呢,因为他们会设计,拿到一块翡翠玉石,他们知道这块玉适合做成什么,这需要灵感,不干个五年八年,肯定不行。”

从事玉雕工作,手艺当然是最重要的,但他们的工作也异常辛苦。要把一块大的原石切割出模样,需要耗费大量的体力。据王师傅介绍,玉石加工不仅需要技术,还需要耐心、细心。由于经常打磨,王师傅的双手都起了很厚的茧子。“你想想,一坐就是一天,十几个小时,你还得一直盯着它,比你们用电脑累多了。”由于长期坐着,没时间运动,王师傅说,“坐一会脖子后面就会发麻,我得捏一捏才能继续干活,也不知道是不是颈椎病。”

“最怕的是冬天。”王师傅介绍说,在加工的过程中,为了保持造型准确,减少粉尘,提高切割效率,必须有凉水不断冲刷正在打磨的玉器。即使是冰寒彻骨,他们也要整天赤手接触凉水。王师傅告诉笔者,“有一次,我的手裂了,又在凉水里泡,第二天就肿得老高。”

笔者来到第二个车间,只见这个车间门半掩着,门的玻璃上写着“谢绝参观”四个大字,笔者打开门看到,同样是粉尘满地,三位工人一边工作嘴里一边叼着烟。看上去,他们的年纪都不大,二三十岁的样子。

小张已经和王师傅学习玉雕4年了,因为他悟性好,学得也快,所以收入也不断往上涨,“刚学的时候每个月就3000元多点,现在能挣到8000多元钱。”小张正在加工一套“梅兰竹菊”的翡翠摆件。他告诉笔者,这套翡翠的市场价格大概在4万元左右,其中最难的一道工序就是钻孔,小张拿着已经雕刻好的玉石对笔者说,就是要在这个厚5mm、长4cm的玉件上沿着中线钻一个针眼大小的通孔。

“如果操作不慎的话,这件玉器就报废了。所以,一般人不敢干这个活。”但小张向笔者炫耀,“一开始我自己不敢做,去找外面的人帮我加工,但他们也怕弄废了,我干脆自己做。你吹一下试试,通了。”小张说,他在玉雕机上整整忙活了一下午,才钻孔成功,“我一起来,眼里都是金星,脖子也疼。”

“做玉雕工作是个细活,很熬眼,你要一直盯着它。”小张指着一个猴子形状的挂件对笔者说,“这个东西很小,得一点点弄,马虎不得。你看我的眼睛现在红红的。”

事实上,从事玉雕工作的危害远不止“脖子疼”、“手肿得老高”、“眼睛红红的”。在那一块块美丽的翡翠饰品背后,在玉雕工月入万元的“高薪”背后,还存在着一个两肺布满粉尘的尘肺病群体。

为了保护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我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但由于监管缺失、企业出于成本考虑,很多玉石厂并未按照法律规定进行生产作业,玉雕工人患尘肺病者不在少数。

北京顺义区尘肺病人刘建伟曾在一家玉石厂从事玉雕工作,他告诉笔者,2008年的时候,他的月薪已经达到8000多元,但由于工作中长期吸入大量粉尘,他不幸患上尘肺病,现在已经无法正常工作。2012年2月,中国“玉雕之乡”河南省镇平县年仅24岁的玉雕工人史占省因患尘肺病死亡,2011年10月,其年仅21岁的弟弟史占航也同样被尘肺病夺去生命……刘建伟说,“这个病一旦得了,就无法治愈,要是当初知道这样,给我多少钱我也不干。”

近年来,随着公益组织“大爱清尘”以及媒体的宣传,人们已经越来越意识到尘肺病的危害,政府也加大了对玉石厂的监管力度,由于用工紧张,加上成本上涨,北京本地很多大规模的玉石厂关门了,但一些小的玉石厂却“滋生蔓延”。

笔者暗访的这家玉石厂即是一例。这些小玉石厂多隐蔽在郊区甚至在农村的民房里,没有到工商局注册,也没有正式的公司名称,就是买了几台机器,然后找几个玉雕工人,外人根本发现不了。所以,他们能够摆脱政府监管,生存下来。

当笔者提及玉石加工可能导致尘肺病时,王师傅似乎并不担心,“那是少数,我们现在做的都是小挂件和手镯之类的,没多少粉尘,只要在开锯原石的时候注意点就没事。”对于尘肺病的危害,王师傅也知道,“我们家那边有人得了这个病,治不好,整天咳嗽,睡不着觉。”不过,他反问笔者,“是有危险,但不干这个,我还能干什么?好不容易学来的手艺,他们都夸我手艺好呢。”

事实上,类似的话,刘建伟之前也说过,“我可喜欢干玉雕工了,雕刻玉石需要心灵手巧,做的人都是能工巧匠。”但如今,已经患上尘肺病的刘建伟却说,“外人根本无法真切体会我们尘肺病人的痛苦,如果他们知道这个病的厉害,肯定也不干了。”

当笔者走出车间时,张鹏指着门口的玉石切割机告诉笔者,“这就是王师傅说的产生大量粉尘的地方。他们戴的口罩不顶用,得戴专用的防尘口罩。”

晚上5点30分左右,工人们开始吃饭,地点就是车间旁边的小屋子。老板娘已经做好了饭菜,白菜豆腐、绿豆芽两个菜,一人一碗米饭。大概15分钟,王师傅就匆匆吃完,他把手往裤子上一抹,又来到了车间。

这时,太阳已经落山,从车间里的窗户往外看,已是一片漆黑,车间里昏黄的灯光将王师傅的影子投射在墙上,王师傅低着头开始打磨另一个器件,样子十分专注。如果这是静止的工作场景,画面很美,而事实上,这里粉尘很多,噪音很刺耳。

我要评论

条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 验证码:

<>
职业卫生网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