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卫生检测

丝网印刷车间职业病危害检测评价分析

发表时间:2014-04-05 来源:职业卫生网 浏览次数: 评论: 顶: 踩:

 某印刷公司丝网印刷车间于2009年6月建成并投入运营,主要从事丝网印刷。为了识别该车间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 检查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运行情况和防护效果, 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 受该公司委托, 我中心于2010年11月对该车间开展了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工作。

1 评价内容与方法

1. 1 评价内容 评价内容主要包括该公司生产设备布局的合理性、建筑卫生学、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分布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程度、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效果、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辅助用室、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卫生管理措施及落实情况等。

1. 2 评价依据 5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6 [ 1]、5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6 [ 2] 、5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6 [ 3]等法律法规; GBZ 1- 20105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6 [ 4] 、GBZ 2. 1 - 20075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因素6 [ 5]、GBZ 159- 20045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6 [ 6]等职业卫生有关的国家、行业、地方标准、规程、规范和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

1. 3 评价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法、检查表法、检测检验法以及作业工人职业性健康检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

2 结果

2. 1 原辅料 生产所需原辅料为纸张、纸箱、油墨( 含树脂40% ~ 60%, 颜料13% ~ 30%, 芳烃类10% ~ 20%, 酮类10% ~20% ) 、快干水(含甲乙酮15% ~ 45%, 甲苯40% ~ 75% ) 、慢干水(含乙二醇乙醚醋酸酯99. 9% )、感光胶( 含水60% ~ 70%,丙烯酸5% ~ 20%, 聚乙烯醋酸酯5% ~ 15% )。

2. 2 生产工艺 见图1。

图1 某印刷公司丝网印刷车间生产工艺.jpg

2. 3 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检测结果 该车间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氢氧化钠、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和丁酮。氢氧化钠主要存在于水洗工序, 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丁酮(油墨及溶剂挥发)共同存在于晒版、丝网印刷、调墨工序。

除半自动丝网印刷机操作员接触的苯和甲苯时间加权平均( TWA )浓度不符合GBZ 2. 1- 20075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因素6[ 5] 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外, 其他岗位作业人员接触的有毒物质浓度均符合职业卫生限值的要求。各种毒物检测结果见表1。

3 职业病危害现状分析与评价

3. 1 检测结果超标原因分析 经检测半自动丝印机操作员接触的苯和甲苯的TWA浓度不符合GBZ 2. 1- 20075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因素6 [ 5] 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 其中甲苯超标倍数达到3. 6和5. 1倍, 原因: 印刷过程中需要不定时地对半自动丝印机网版进行清洗更换, 清洗溶剂为快干水( 含甲苯40% ~ 75% ), 日用量较大, 同时作业场所空间狭小, 印刷设备较多, 未设置局部排风装置。

表1 某印刷公司网印刷车间各种毒物检测结果.jpg

3. 2 防护设施 该车间晒版室设置有上送下排的强制排风装置, 水洗室水洗设备自带有局部通风装置, 以上通风排毒装置运行正常。丝网印刷室设置有两送一排的送排风系统沿车间纵向布置, 中间为排风, 两侧为送风, 排风口距离有害源较远, 屋顶排风不利于蒸气密度比空气大的有机溶剂甲苯等毒物排出。经检测丝印室的全室通风所需换气量应为19 417 m3 /h, 实际检测排风量为8 100 m3 /h, 送风量为4 666 m3 /h, 均低于所需换气量的要求。故本评价组认为丝印室的全室通风效果不符合GBZ /T194- 20075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6 [7]的要求。本评价组对丝印室的全室通风效果进行了检测, 检测结果如下:

3. 2. 1 所需换气量计算

3.2.jpg

3. 3 应急救援 该车间生产过程中使用水洗剂氢氧化钠和大量刺激性有机溶剂, 可能导致化学性灼伤及经皮肤吸收可引起急性中毒。根据现场调查, 该车间设有清洁供水设备和洗眼器,符合GBZ /T 194- 20075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6 [ 7]的要求。

3. 4 个人防护用品 该车间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工人配备有工作服、活性炭口罩, 防毒面具及橡胶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经调查, 作业人员使用的活性炭口罩( N95 ) 防护因子( APF)小于危害因数, 不符合GBZ /T 195- 20075有机溶剂作业场所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使用规范6 [ 8] 的要求。

3. 5 卫生辅助用室 该车间使用的油墨、快干水、慢干水等化学品均为具有较强刺激性的有毒物质, 根据GBZ 1- 20105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6 [ 4]规定, 该车间卫生特征等级为2 级, 该公司车间按要求设置了更衣室、淋浴室、盥洗室等卫生辅助用室,符合GBZ 1- 20105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6 [ 4] 的要求。

3. 6 职业卫生管理情况 现场调查显示, 该车间在职业卫生管理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未制定公司职业卫生防治规划,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不完善, 工作场所未设置中文警示标识及公告栏。以上不符合5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6[ 1] 及配套规章的要求。

3. 7 职业健康监护 依据5中华人民生和国职业病防治法6[ 1]和5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6[ 9] 的有关要求, 该公司委托具有职业健康检查资质单位对丝网印刷车间20名工人进行了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 体检结果显示有1人白细胞计数偏低。

4 结论与建议

4. 1 结论 该丝网印刷车间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氢氧化钠、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和丁酮。经检测半自动丝网印刷机操作员接触的苯和甲苯的TWA浓度超过GBZ 2. 1- 20075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因素6 [ 1] 要求。参照5高度物品目录6 [ 10] 苯属于高毒物质, 本评价组按照5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6 [ 3] 中第三条的规定, 参照该公司作业场所空气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浓度、接触时间、接触人数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 认为该项目应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

4. 2 建议 ¹ 对丝印生产工艺进行革新, 淘汰相对落后的半自动丝印工艺, 采用全自动印刷技术或以无毒、低毒的物料代替有毒、高毒的物料, 从源头控制职业病危害的产生。如治理难度较大, 应制定长远规划、限期达到。º 针对丝印室职业病危害防护的现状采取如下治理措施: a)对密集型设备布局进行调整, 扩大工人的操作面积和容积, 人均面积应达到5 m2 以上, 人均占有容积不小于15 m3。b) 对丝印室的全室通风系统进行改造, 增加风机的功率及风量, 保证换气量满足稀释有毒有害气体的需要量。同时全室通风方式应为上送下排, 有利于车间内有害物质的排出。c)半自动印刷机增设局部通风排毒装置, 通风罩口避免通过操作工人的呼吸带, 控制风速应在0. 5 ~ 1 m / s之间,管道风速应在8~ 12 m / s之间。» 应对作业现场进行改善后,待作业现场有毒物质浓度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的标准后, 再考虑佩戴活性炭口罩( N95)。¼该车间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应进行以下几方面改进: 制定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制度、职业健康检查制度、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制度, 在工作场所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等。

综上所述, 本评价组认为, 该丝网印刷车间在职业病危害预防与控制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该公司应根据评价组提出的建议对该车间立即加以整改, 防止职业病及急慢性职业中毒的发生.

我要评论

条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 验证码:

<>
职业卫生网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