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卫生评价

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业职业健康评价中需要检测哪些职业病危害因素

文章栏目:职业卫生评价 来源:职业卫生网 浏览次数: 评论: 顶: 踩:

2.1电镀

一、主要工种及生产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一)溶剂除油

利用有机溶剂溶解油脂的作用,除去工件上的油污。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汽油、煤油、四氯甲烷、三氯乙烯、乙醇。

(二)化学除油

利用碱溶液对油脂的皂化作用,除去工件表面的皂化油(动植物油);或利用表面活性剂的乳化作用除去工件上的非皂化油(如矿物油)。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氢氧化钠、硫酸。

(三)电解除油

在碱性溶液中通入直流电,把工件作为阴极或阳极,阴极上析出的氢气或阳极上析出的氧气对工件表面的溶液起机械搅拌作用,对工件表面的油污起剥离作用。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氢氧化钠。

(四)镀件浸蚀

把工件浸入酸或碱液中,以除去工件表面的氧化皮、不良的表层结构,或粗化金属工件表面。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硫酸、氟化氢及氢氟化物。氯化氢或盐酸、硝酸。

(五)镀件磨光

借助磨光轮上的磨料抛磨工件表面。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砂轮磨尘、噪声。

(六)镀件抛光

用较软材料制成的抛光轮与抛光膏,对工件表面进行平整的机械加工。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抛光尘、噪声。

(七)镀件喷砂

用净化的压缩空气,将干砂流强烈的喷射到金属工件表面,从而打掉工件表面的毛刺、锈斑、高温氧化皮及熔渣等杂质。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矽尘、噪声。

(八)镀件刷光

采用金属丝材料作刷光轮,靠金属丝的端面棱锋切刮金属表面的锈皮、污垢等。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无机粉尘、噪声。

(九)镀件滚光

在滚桶机或钟形机中,利用工件与磨料之间的磨擦作用进行磨削、整平,以除去工件表面的毛刺和污垢。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噪声。

(十)镀锌

将金属工件浸入镀锌槽中,在金属表面镀上一层锌层,以防止金属表面的锈蚀。广泛应用于防止黑色金属的锈蚀。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氧化锌、氯化锌、锌化合物、氢氧化钠、氯化铵、氰化氢或氢氰酸、氰化物。

(十一)镀镉

将金属工件浸入镀镉槽中,在金属表面镀上一层镉层以防止金属表面的锈蚀。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镉及其化合物、镍的化合物、氯化铵、氰化氢或氢氰酸、氰化物。

(十二)镀锡

将金属工件浸入镀锡槽中,在金属表面镀上一层锡层以防止金属表面的锈蚀。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氢氧化钠、硫酸。

(十三)镀银

将金属工件浸入镀银槽中,在金属表面镀上一层银层,以防止金属表面的锈蚀。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氢氧化钾、硫酸、盐酸、氰化物。

(十四)镀铜

将金属工件浸入镀铜槽中,在金属表面镀上一层铜层,以防止金属表面的锈蚀。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氢氧化钠、硫酸、氰化物。

(十五)镀镍

将金属工件浸入镀镍槽中,在金属表面镀上一层镍层,以防止金属表面的锈蚀。镀镍工艺主要有镀暗镍、光亮镍、黑镍之分。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镍的化合物、锌化合物、硫酸、氯化氢或盐酸。

(十六)镀铬

将金属工件浸入镀铬槽中,在金属表面镀上一层铬层,以防止金属表面的锈蚀。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铬及其化合物、硫酸、氟及其化合物。

(十七)镀青铜

将金属工件浸入镀青铜槽中,在金属表面镀上一层青铜层,以防止金属表面的锈蚀。镀青铜工艺主要分低锡、中锡、高锡青铜镀层三类。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氢氧化钠、氰化物。

(十八)镀黄铜

将金属工件浸入镀黄铜槽中,在金属表面镀上一层黄铜层,以防止金属表面的锈蚀。镀黄铜工业主要是铜锌合金镀层。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氰化物。

(十九)镀件驱氢

将工件在烘箱或油槽中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时间,将氢从工件内驱除。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高温。

(二十)镀件钝化

对锌、镉、铜、银等金属镀层,在含有强氧化剂的溶液中进行化学和电化学处理,使其表面生成一层组织致密的薄膜。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铬及其化合物、镍的化合物、氧化锌、氢氧化钠、硫酸钡、硫酸、硝酸。

(二十一)镀件干燥

工件在电镀后,进行干燥处理,防止镀层腐蚀产生水迹。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高温。

二、常见职业病与多发病

1、职业中毒:汽油中毒、四氯化碳中毒、三氯乙烯中毒、镉及其化合物中毒、急性氟化氢中毒。

2、矽肺。

3、牙齿酸蚀症。

4、职业性铬鼻病。

5、化学灼伤:硫酸、硝酸、氢氧化钠、氢氰酸均可引起。

6、噪声聋。

7、职业性哮喘。

2.2热处理

一、主要工种及生产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一)退火

根据不同的钢种,把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一段时间,然后缓慢冷却,以获得接近平衡状态的组织。退火方法有完全退火、不完全退火、等温退火、球化退火、低温退火、再结晶退火等。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高温。

(二)正火

把钢加热到亚共析钢或过共析钢以上50~70℃,保持一定时间,然后从炉中取出,在空气中冷却,一般用于低碳钢。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高温。

(三)淬火

用煤气、煤或油等燃烧,将钢加热到临界点以上,保温一定时间后放入不同的淬火介质(水、油、盐、碱等)中急冷,从而得到马氏体组织。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氢氧化钠、氯气、氯化氢或盐酸、一氧化碳。

(四)回火

把淬火后的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并在此温度上保持一定时间,然后以一定的冷却速度冷却到室温。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高温。

(五)渗碳

将钢件置于富碳介质中加热保温足够长的时间,使活性碳原子渗入钢件表层,以提高表层碳浓度。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一氧化碳、苯、甲苯、甲醇、丙酮。

(六)渗氮

利用含氮的物质分解产生活性氮原子,渗入工件的表面,获得比渗碳更高的表面硬度、耐磨性能及疲劳强度,并具有渗碳得不到的耐腐蚀性能。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氨。

(七)碳氮共渗

将碳和氮同时渗入钢件表层。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一氧化碳、苯、甲苯、甲醇、丙酮、氨。

(八)工件喷砂

用3~6个大气压的压缩空气,将砂粒通过喷嘴喷射到工件表面上,打掉工件表面上的氧化皮和不洁物。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矽尘。

(九)工件酸洗

用酸清除工件表面的氧化皮,以保证后续加工的顺利进行。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硫酸、氯化氢或盐酸。

(十)抛丸除锈

用高速运转的叶轮将铁(钢)丸抛到工件表面上,对工件表层进行清理。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无机粉尘、噪声。

(十一)发蓝

将金属工件放在含浓碱和氧化剂的沸腾溶液中加热,使其表面生成一层厚0.1~1.0微米且与金属结合牢固的四氧化三铁薄膜。由于发蓝的过程是氧化过程,且常得到蓝黑色氧化膜,故又称为氧化处理或发黑处理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氢氧化钠。

(十二)磷化

将钢铁零件放在磷酸溶液中浸泡,使表面生成一层不溶于水的磷酸盐薄膜,以增加表面的装饰和保护作用。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锰化合物。

(十三)铅浴

将工件加热到900~930℃,保温一定的时间,然后在熔化的铅介质中等温冷却,使金属内部产生索氏体。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铅烟、高温。

二、常见职业病与多发病

(一)职业中毒

1、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2、急性苯中毒、甲苯中毒、甲醇中毒。

3、慢性铅中毒、慢性锰中毒、慢性苯中毒。

(二)高温中暑。

(三)矽肺。

(四)化学灼伤

1、酸性化学灼伤由硫酸、盐酸引起。

2、碱性化学灼伤由氢氧化钠、氨引起。

我要评论

条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 验证码:

<>
职业卫生网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