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健康

工作场所健康促进技术导则 报批稿

文章栏目:职业健康 来源:职业病 浏览次数: 评论: 顶: 踩: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开展工作场所健康促进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内容和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行业协会及向工作场所提供技术服务的专业机构;用人单位自主开展工作场所健康促进活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

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 188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GBZ/T 225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

GBZ/T 224 《职业卫生名词术语》

GBZ 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GB/T 23466 《护听器的选择指南》

GB/T 18664 《呼吸防护用品选择使用与维护》

GB/T 1165 《个人防护装备选用规范》

GBZ 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GBZ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工作场所健康促进 workplace health promotion, WHP

工作场所健康促进或称职业健康促进(Occupational Health Promotion OHP),是指从企业管理政策、支持性环境、员工参与、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卫生服务等方面,采取整合性干预措施,以期改善作业条件、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降低病伤及缺勤率,从而达到促进员工健康、提高职业生命质量、推动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目的。

3.2

需求评估 demand assessment

了解用人单位和员工健康促进的现状,评估用人单位和员工所期望的未来条件和结果。

干预 intervention

即干涉。健康干预主要是针对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预测、干预的全过程。在职业人群中实施职业健康干预是变被动的职业病防治为主动的管理健康,达到改善作业条件、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降低病伤及缺勤率,从而达到促进员工健康、提高职业生命质量、推动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目的。

3.4

过程评估 process assessment

分析为达到项目目标所采取的行动或措施的发展情况,对项目的实施过程评估,重点评价工作效率。

3.5

效果评估 effect assessment

效果评估分为近期效果评估、中期效果评估和远期效果评估。效果评估是指评价项目实施与各项干预措施所产生的效果和预期目标的综合评价。评估指标包括工作场所健康教育效果指标、作业环境质量变化指标、职业卫生管理体系指标、职业卫生服务指标、健康水平变化指标、劳动生产率与经济效益提高指标。

4 工作场所健康促进目的和基本原则

4.1 目的

指导用人单位创建健康、安全和清洁的工作环境,将健康促进工作融入到管理体系和组织文化中,促进劳动者养成健康的工作和生活习惯,使工作场所健康促进的积极影响延伸到社区。

4.2 基本原则

工作场所健康促进具有其广泛性、参与性与自主性、社会公平性及多部门合作和可持续发展的特性。其基本原则包括:领导层支持、员工或员工代表的参与;相互交流、实践与干预以及综合评估等。

5 工作场所健康促进基本内容

5.1 机构建设

5.1.1 用人单位应建立由相关部门组成的健康促进委员会。委员会成员由用人单位内部最高管理层负责人、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卫生、安全、环保、质量、人力资源和工会等)和员工代表等人员组成,负责领导本单位的健康促进工作,并对开展工作场所健康促进工作承诺。

5.1.2 用人单位应根据实际的规模、性质来设置专门部门,并配备专/兼职管理人员负责工作场所健康促进的规划和实施工作。

5.2 物理工作环境

5.2.1 通过分级管理过程来识别、评估和控制危险因素。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害因素包括:生产性粉尘、化学有毒物质、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和工效学因素。化学性有害因素(如溶剂、杀虫剂、石棉、一氧化碳、二氧化硅,烟草烟雾)、物理性有害因素(噪声、辐射、振动、高温、纳米颗粒)、生物性有害因素(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霉菌、食物或水源性病原体等);缺乏洁净水、厕所和卫生设施、人体工效学有害因素(过度用力、不良体位、重复动作、搬举重物等)。

5.2.2 控制危险因素的主要措施包括消除或替代、工程控制、行政管理控制和个人防护用品。

5.2.2.1 消除或替代: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工艺和材料从根本上消除或替代职业危害,实现自动化操作。

5.2.2.2 工程控制:采用防尘、防毒、防噪减振、防暑降温、防辐射等卫生工程技术措施,减少有害因素的接触或降低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因素的浓度/强度。

5.2.2.3 行政管理控制:通过建立和健全企业制度和政策,对员工进行操作程序培训,加强对机器设备和防护设施的预防性维护,建立合理的工作作息制度,实施卫生保健措施,确保良好的现场管理。

5.2.2.4 个人防护:当采取上述措施仍未达到控制效果时,为劳动者配备和使用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

5.3 社会心理工作环境

工作场所存在的社会心理因素包括轮班作业、工作时间过长、新技术引入、工作负荷、个体在组织中的角色模糊、角色冲突、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和组织的结构和气氛等。 通过合理的工作安排,建立企业文化,培养员工健康的工作和生活态度、道德和价值观,减少员工情感和心理压力。

5.4 个人健康资源

企业为员工创造支持性环境(卫生服务、信息、资源、机会及灵活性),使员工改善或保持健康的个人生活方式,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健康。

5.5 社区参与

企业参与社区服务,包括企业将自己所从事的活动、专门知识和其他资源提供给企业所在地的社区,通过参与社区的活动,影响员工及其家庭的身心健康。

6 工作场所健康促进步骤与方法

6.1 组织动员

6.1.1 倡导健康促进活动

收集企业和员工相关信息,了解管理层和员工的价值观,争取企业主、高级管理人员、工会领导等的支持。

6.1.2 作出承诺

调动企业最有影响力的高层领导作出承诺,以获得相关资源以及所需的人力、时间、政策、经费和其他需求。

6.1.3 信息传播

将签署承诺的信息传达给所有的员工及其代表,并使信息在工作场所内外传播,引起大家的兴趣并参与讨论。

6.2 资源整合

6.2.1 组建健康促进委员会

在得到管理层提供的承诺后,组建健康促进委员会。在较大的企业中,委员会应包括各个层次和各部门的代表,包括工会的代表、健康安全专业人士、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工程师和提供服务的医务人员,在任何情况下至少有一半的成员是非管理层员工,并注意吸收妇女的代表。 在小企业,可外请专家或支持人员参与。

6.2.2 保障委员会的资源

应通过资源整合,为委员会提供活动的场所、时间、经费等必需的资源保障。

6.2.3 委员会活动

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 1次专题会议部署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每年至少组织开展 2次以上健康促进活动。

6.3 需求评估

6.3.1 用人单位和员工的现状评估

根据企业的目前状况、规模的大小和复杂性确定。通常应收集员工的人口信息、疾病损伤数据,工作场所有关的伤害和疾病、短期和长期残疾、人员离职率、工会投诉,以及从工作场所检查或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中发现的问题、生产率数据等基础数据。同时还包括企业文化、管理方式、工作压力、非工作相关的压力源和个人的健康行为,以及他们担心的作业环境或在他们的社区内的伤害等问题。此外,有必要对工人健康的现状进行评估。此外,有必要对工人健康的现状进行评估,包括企业文化、领导问题、工作压力、非工作相关的压力源和个人的健康行为, 以及他们担心的作业环境或在他们的社区内的伤害等问题。

6.3.2 用人单位和员工所需求的未来条件和结果评估

在基准测试的工作基础上,通过文献评审来学习良好实践的案例或关于良好实践的建议,了解和评估用人单位和员工关于如何改善其工作环境和健康的想法和观点,以及该采取的措施。 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要确保女性和男性提供相同信息的机会。

6.4 需求排序 5

6.4.1 委员会将根据员工关心的问题和需求、潜在的危险因素和可得到的资源,确定需解决问题的优先等级。

6.4.2 根据工作场所管理者、工人和他们代表的观点和偏好考虑。

6.4.3 按生理、安全、社会、尊重、自我实现的需求次序,优先处理生理需求、安全需求问题。

6.4.4 结合难易程度、风险、可能性、相对成本、政治等实际问题综合考虑。

6.5 行动计划

6.5.1 以优先确定的需求和问题为基础,制定 3 - 5 年活动计划,内容包括短期、长期目标,政策,活动预算,时间表,职责分工和评估方法。

6.5.2 根据 3-5 年活动计划,每一年都必须制定年度计划。

6.5.3 按年份次序处理高优先级项目。

6.5.4 年度计划制定每个将要实施的项目或政策的细节,包括所需的预算、设施和资源,同时还应包括项目或政策推出、推广的计划,以及任何关于新政策的培训、评估计划。

6.6 实施干预

6.6.1 根据行动计划里所包含的职责和内容,将行动计划付诸实践.

6.6.2 实施干预的内容包括工程控制、个人防护设备、戒烟活动、常见病、传染病、健康生活方式等等。

6.6.3 对雇员和管理者实施关于环境危险因素、项目的资源和相关知识的培训。

6.6.4 争取相关部门和社区组织的外部帮助。

6.7 综合评价

开展综合评价,可了解项目的开展情况,获得经验和教训并适时地获得反馈。综合评价包括基线数据的收集、过程和效果评价:

a) 基线数据收集:在需求评估过程中,在项目的开展前收集基线数据,明确工作场所相关信息

b) 过程评价:通过过程评价,及时掌获项日的实施情况,包括活动的收获、参与者的满意度、项目执行的质量、需要改善的问题,以及谁是项目的受益者等。过程评估应解决以下问题:计划的推行情况;干预措施能否覆盖拟定的目标人群;实际接受干预措施的目标人群所占的比例;目标人群接受干预措施的情况;目标人群的满意程度。

c) 效果评价:根据健康促进委员会制定的目标,确立每一项目活动的指标,从而对项目活动的短期或长期效果和预期的目标进行评价。项目活动的指标可包含员工的意识、知识、信仰、技能和参与行为、意外损伤比例、吸烟率和企业的环境及政策改变等信息。长期效果评价旨在改善员工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健康,对风险因素、发病率、死亡率、伤残、功能自主性、公平程度和生活质量是否在干预措施推行后有所改变加以评析。长期的评价可以包括员工健康状况的改善和更多的工作场所内容的发展。综合评价应每二年一次,并结合所有参与者在项目活动中的反应。

6.8 持续改进

通过综合评价,发现本次活动没有达到计划里提出需求的目标,为今后项目的设计提供重要的信息,也为新的活动计划奠定基础。不同规模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健康促进步骤与方法见附录 E。

7 健康促进伦理学

在健康促进活动中,应不分年龄、性别、种族和雇佣方式,全员参与。注意当事人参与评估研究的知情权以及所得资料的保密性。相关工作人员应不受第三方影响,不涉及利益冲突,不隐瞒评价结果。

转自中疾控网站

我要评论

条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 验证码:

<>
职业卫生网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