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卫生评价

应用颜料、合成树脂一期工程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分析

文章栏目:职业卫生评价 来源:职业卫生网 浏览次数: 评论: 顶: 踩: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本项目各车间生产原料、产品、生产方式均不相同,本评价报告将应颜车间、树脂车间、物流及公用工程分为三个单元进行分析。

4.1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4.1.1  单元一-应颜车间

(1)粉尘

本单元的生产原料均为固体,加料时可产生粉尘,根据物料种类本单元可能产生的粉尘种类有:石墨粉尘、炭黑粉尘、云母粉尘和其他粉尘包括铁粉尘、树脂粉尘、助剂粉尘等。三楼加料岗位在加料时可接触到这些粉尘。

物料混合挤出后切粒及筛分、包装时可能有少量的粉末产生,使工作场所空气中含有粉尘(属于其他粉尘),一楼挤出岗位、包装岗位作业时可能接触该种粉尘。

(2)毒物

挤出机加温使物料熔融时产生废气,因此挤出机排气口排出的废气中可能含有有毒物质。

各生产线生产原料中均有树脂,A线、B线、D线、E线使用的树脂分别是尼龙12(PA12,聚十二酰胺)、尼龙6 (PA6,聚己内酰胺)、 聚苯醚(2,6-二甲基苯酚)、聚丙烯。本单元使用的树脂常温下呈固体状,无挥发性,毒性低,但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可分解而产生毒性较大的单体。下表列出了上述树脂的热分解温度和相应生产线的熔融挤出温度。

 

生产线名称

树脂名称

熔融挤出温度℃

分解温度℃

A线

尼龙12

240

与尼龙6相似

B线

尼龙6

270

310-380

D线

聚苯醚

350

350以上

E线

聚丙烯

280

328-410

 

从上表中可看出,各生产线的熔融挤出温度均低于相应树脂的热分解温度,因此在生产加热过程中树脂不会分解而产生树脂单体。

为增加树脂的某些性能,在树脂生产时添加多种调节树脂性能的物质,由于业主不能提供本单元使用的树脂中添加剂的成分,无法确定加热熔融过程中可能产生哪些化学物质。评价单位采用对挤出熔融排出气中化学物质进行定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排出气中可能含有的化学物质,从而确定本单元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因素。因A线和B线使用的树脂及其它原料、D线和E线使用的树脂及其它原料相似,在A线、E线挤出机排气口处分别用活性炭管和硅胶管采集排出气样品,用GC-MS质谱议进行定性检测。结果表明:A线排出气中可能含有苯酚、萘、1-甲基萘、2-乙基己醇和四氯乙烯,E线排出气中可能含有2-乙基己醇。

2-乙基己醇和1-甲基萘毒性低(大鼠经口:2-乙基己醇LD2.05-3.73g/kg1-甲基萘1.63 g/kg),且无相应的职业卫生标准和检测方法,不作为本单元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3)物理因素

①噪声

各种混合机、挤出机、筛分机、包装机、输送风机等设备运行时均产生机械性噪声;风送物料时产生流体动力性噪声,一楼挤出机岗位和包装机岗位作业时接触噪声。

②高温

    挤出机熔融物料需达到一定的温度,如A线240B线270D线350E线280,由于挤出机温度较高,向其周围产生热辐射,使作业场所温度升高,形成高温作业环境。

因此,本单元可能产生的有害因素有粉尘:石墨粉尘、炭黑粉尘、云母粉尘和其他粉尘;毒物:苯酚、萘、四氯乙烯;物理因素:噪声、高温。

4-1为本单元可能产生的有害因素名称及产生环节或场所一览表。

根据本单元岗位设置、各岗位作业场所和作业内容及有害因素产生场所或环节,确定各岗位有害因素的接触情况,见表4-2

 

4-1    单元一可能产生的有害因素名称及产生环节或场所一览表

有害因素名称

产生环节或场所

粉尘

石墨粉尘

应颜车间三楼D线、E线加料口加料

炭黑粉尘

应颜车间三楼E线、G线加料口加料

云母粉尘

应颜车间三楼E线加料口加料

其他粉尘

应颜车间三楼ABDEG线加料口加料

毒物

苯酚、萘、四氯乙烯

一楼AB线挤出机排气口

物理因素

噪声

应颜车间一楼混合机、挤出机、真空泵、筛分机、包装机、风机等

高温

应颜车间一楼ABCDEG线挤出机熔融

 

4.1.2  单元二-树脂车间

    (1)毒物   

在生产过程中,当物料敞开或管道设备密闭不严时物料有可能散发到空气中,如人孔加料时所加的有毒物料及釜中溶剂均可能污染车间内空气,包装时釜中溶剂可散发到空气中。

本单元产品为树脂,有三个类别、五个种类,每个种类有不同型号,各种型号产品因其性能不同使用的溶剂和添加剂等不同,因此本单元使用的化学物质种类较多,根据本项目目前使用的各物质毒性大小、理化性质和使用量等因素,确定本单元可能接触的主要毒物为甲苯、丁酮、二甲基甲酰胺(MDF)、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脂、丙酮、二甲苯、乙酸丁脂、乙酸乙酯、二异氰酸甲苯酯(T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偶氮二异丁腈,其次还有甲醇、乙二醇、丙烯酸、苯乙烯、溶剂汽油等。

    工业生产用甲苯中常混有苯、二甲苯,二甲苯中常混有苯、甲苯,故将苯列为本单元可能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1,4-丁二醇、2-乙基-己醇、新戊二醇、异壬醇、四氢无水邻苯二甲酸酐、二二甘醇-丁基醋酸酯、多元醇聚酯、多元醇聚醚、1,3-丁二醇、2-甲基-1,3丙二醇、3-甲基-1,5-戊二醇、己二酸、甲基丙烯酸-羟基乙酯、丙二醇、乙醇均为微毒、低毒,不作为本单元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2)物理因素

(1)噪声

各反应釜、搅拌器、真空泵等运转时可产生机械性噪声。

(2)高温

反应釜进行聚合反应时需一定的温度,如丙烯酸树脂反应釜80-125、溶液型聚氨酯树脂60-90、增塑剂反应釜220-240,可形成辐射热,夏季可造成高温作业环境。

本单元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产生场所或环节见表4-2

 

4-2    单元二可能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一览表

有害因素名称

产生环节或场所

 

 

苯、甲苯、二甲苯

罐区甲苯罐、甲苯加料系统、甲苯中间罐、2#反应釜、4#反应釜、二楼2#反应釜取样、一楼丙烯酸树脂包装

二甲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乙酸丁脂、

2#线三楼人工真空泵加料、滴加槽

偶氮二异丁腈

2#反应釜人孔加料口

丙酮

2#线三楼人工真空泵加丙酮、清洗2#反应釜、2#线一楼废丙酮装桶

二甲基甲酰胺(DMF)

罐区DMF罐、DMF加料系统;4#反应釜、二楼4#反应釜取样、清洗反应釜;一楼溶液聚氨酯树脂包装、清洗后的DMF装桶;

丁酮

罐区丁酮罐、丁酮加料系统、2#反应釜、二楼2#反应釜取样取样、一楼丙烯酸树脂包装

乙酸乙酯、二异氰酸甲苯酯(T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乙二醇、

4#线二楼人工真空泵加料

甲醇

2#釜人孔加料

乙二醇

1#线二楼人工真空泵加料

甲醇

实验室

乙酸乙酯

实验室

物理因素

噪声

反应釜运转

高温

二楼1#2#3#4#反应釜

注:1#线生产增塑剂树脂,2#线生产丙烯酸树脂,3#4#线生产溶液聚氨酯树脂

 

4.1.3  单元三-物流、公用工程

 (1)毒物

①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丁脂、苯乙烯、二甲苯、乙酸丁脂、丙烯酸、四氢无水邻苯二甲酯酐、二二甘醇-丁基醋酸酯、150溶剂、乙酸乙酯、TDIMDI、多元醇聚酯、多醇聚醚、13丁二醇、2-甲基-1,3丙二醇、3-甲基-1,5-戊二醇、乙二酸、乙二醇、丙二醇等物料采用铁桶密闭包装,正常情况下无泄漏。但如包装桶有破损造成物料泄漏时,可污染工作场所空气或直接污染到工人皮肤或眼睛。

②甲苯、丙酮、丁酮、二甲基甲酰胺、1,4-丁二醇、2-乙基-己醇、新戊二醇、异壬醇由槽车卸入贮罐时,可能产生泄漏1,4-丁二醇、2-乙基-己醇、新戊二醇、异壬醇为微类物质,不作为本项目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物流岗位在进行槽车卸料时可能接触甲苯、丙酮、丁酮、二甲基甲酰胺。

③氢氧化钠、硫酸:废水处理时使用氢氧化钠(配制成溶液)35%硫酸溶液调节废水的pH值。污水处理岗位在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可能接触氢氧化钠;硫酸溶液容器或管道有泄漏时污水处理岗位作业时皮肤可能接触硫酸溶液。

④硫化氢:废水池沉积污泥后在细菌的作用下可产生硫化氢。在清除沉降池污泥时可能接触硫化氢。

⑤焚烧炉燃料供给及燃烧过程均密闭,燃烧烟气经烟囱高空排放,且布置在室外,因此燃料柴油及燃烧时可产生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有害因素的工作场所空气影响不大,不作为本单元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⑥热媒炉燃料为柴油,热媒炉设置在室外,燃烧烟气经烟囱高空排放,柴油燃烧时可能产生的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不作为本项目的主要危害因素。热媒为二苄基甲苯,微毒类,在密闭的系统内运行,不作为本单元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2)物理因素

①噪声

压缩机、冷冻机、热媒泵等运行时均产生噪声。

②高温

焚烧炉、热媒炉、热媒管道为高温设备,运行时可使其周围形成高温作业环境。

 

4-3    单元三可能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一览表

有害因素名称

产生环节或场所

 

 

 

 

毒物

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丁脂、苯乙烯、二甲苯、乙酸丁脂、丙烯酸、四氢无水邻苯二甲酯酐、二二甘醇-丁基醋酸酯、150溶剂、乙酸乙酯、TDIMDI、多元醇聚酯、多醇聚醚、13丁二醇、2-甲基-1,3丙二醇、3-甲基-1,5-戊二醇、乙二酸、乙二醇、丙二醇

包装桶破损有泄漏时

甲苯、丙酮、丁酮、二甲基甲酰胺

罐区槽车卸料

氢氧化钠

废水处理调节pH值、管道或容器泄漏、氢氧化钠溶液配制

硫醇

废水处理调节pH值、管道或容器泄漏

硫化氢

废水处理废水池

物理因素

噪声

冷冻机、空压机、热媒泵、冷却塔等

高温

焚烧炉、热媒炉、热媒管道

 

4.2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4.2.1  粉尘

粉尘作用于呼吸道粘膜,可造成粘膜上皮细胞营养不足,最终造成粘膜萎缩性改变。长期吸入不同种类的粉尘可引起不同类型的尘肺或肺部疾患。

4.2.2  毒物

见表4-4


4-4    毒物分析表

序号

名称

熔点℃

沸点℃

一般性状

毒性

侵入

途径

可能产生的

健康危害

1

苯酚

42.5

182

白色结晶,有特殊气味

高毒

呼、皮

 

中毒、皮炎

2

80.2

218

白色易挥发晶体,不溶于水

低毒

呼、 皮

 

中毒、皮炎

3

四氯乙烯

-22.4

121

无色液体,不溶于水

中等毒

呼、皮

中毒、皮炎

4

5.5

80.1

无色浅易挥发液体,有特殊气味,

中等

呼、皮

中毒、白血病

5

甲苯

-94.5

110.7

无色气体,有苯的气味。不溶于水

低毒

呼、皮

中毒、皮肤损伤

6

二甲苯

-25

144

无色透明液体。有苯的气味。不溶于水

低毒

呼、皮

中毒、皮肤损伤

7

二甲基甲酰胺

-61

153

无色液体,有微弱的特殊臭味。

低毒

呼、皮                                                            

 

中毒;皮肤、粘膜和眼刺激

8

二异氰酸甲苯酯

12.8

 

251.0

无色至淡黄色液体。不溶于水。

低毒

呼、皮、眼

 

职业性哮喘;眼、呼吸道、皮肤刺激作用,致敏、

9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40-41

190

亮黄色熔融固体

低毒

呼、眼、皮

中毒、致敏

10

丁酮

-36.7

148

无色液体,有特殊气味

低毒

呼、皮

中毒、皮炎

11

丙酮

-93.9

56.1

无色挥发性气体,有刺激性特殊气味

低毒

呼、皮

中毒;刺激

12

甲基丙烯酸丁酯

-75

163

无色甜味或酯气味的液体

LD5011mg/l

呼、皮

刺激

13

苯乙烯

-30.6

145.2

无色透明油状液体,具芳香气味,不溶于水

低毒

呼、皮

中毒;皮肤损伤;灼伤

14

无水四氢邻苯二甲酸

<102

195

白色固体,有特殊刺激臭味

口服LD505410mg/kg

呼、皮

15

甲基丙烯酸甲酯

-48

101.0

无色易挥发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皮肤LD50

4252mg/kg

 

呼、皮、眼

刺激、麻醉

16

偶氮二异丁腈

105分解

 

白色粉末,不溶于水

高毒

呼、皮

中毒、皮炎

17

丙烯酸

121

140.9

无色酸性液体,有刺激气味

低毒

呼、皮

刺激

18

己二酸

152.0

265

白色结晶固体,微溶于水

微毒

 

 

19

甲醇

-97.8

64.5

无色易挥发液体

大鼠经口LD5012-14L/kg

呼、皮

中毒、皮炎

20

乙酸乙酯

-83.6

77.1

无色可燃液体,有水果样香味。微溶于水。

低毒

呼、皮

中毒、皮炎

21

乙酸丁酯

-75

126.3

澄清微香的可燃性液体。微溶于水

大鼠LD5014000mg/kg

呼、皮、眼

中毒、刺激

22

二二甘醇-丁基醚醋酸酯

-32.2

246.8

有芳香味的无色液体

经口LD506.5g/kg

呼、皮

刺激;灼伤

23

多元醇

 

>204

白色蜡状固体

LD505.0g/kg

 

 

24

3-1,5戊二醇

-50

270

无色透明液体

LD508.0g/kg

 

刺激

25

环氧树脂

85

 

无味黄色透明液体至固体

LD50>3.0g/kg

 

刺激

26

涂料用丙烯酸树脂

 

110

透明液体,有刺激气味

经口LD505.0g/kg

 

刺激

27

紫外线丙烯酸石化树脂

 

108-110

特殊臭味淡黄色液体

 

 

刺激

28

溶液聚氨酯树脂

 

79.6-153

特殊臭味淡黄色液体

 

 

刺激

29

硫化氢

-85

-60

无色气体,臭鸡蛋味

高毒

中毒

30

硫酸

10.4

315-338

无色油状液体

中等

呼、皮、眼

中毒;灼伤

31

氢氧化钠

318

1390

无色透明晶体,溶于水

强腐蚀性

皮、眼

灼伤

 

4.2.3  物理因素

(1)   噪声

噪声对听力器官有特异作用,接触高噪声可造成听力损伤,甚至耳聋;对其他系统如神经、心血管、消化、生殖等系统也可能引起特异或非特异的有害作用。

(2)   高温

在高温作业过程中,人体的热负荷量增加,机体通过体温调节、水盐代谢、环循系统、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等生理功能的调节,加强散热,以维持热平衡。当热负荷量过高,超过机体的散热能力,机体的蓄热量不断增加,体温升高,即会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而引起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中暑性疾病。

应急处理:迅速脱离高温现场,到荫凉通风处休息,给予含盐清凉饮料及对症处理。重症者迅速送医院抢救。

我要评论

条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 验证码:

<>
职业卫生网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