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技术

职业安全事故预防策略及方法有哪些

发表时间:2013-04-19 来源:职业卫生网 浏览次数: 评论: 顶: 踩:

(一)三级预防

1. 一级预防其目标是通过减少能量传递或暴露机制来预防导致工伤发生的事 件,即在工伤发生之前采取的措施,使工伤事故不发生或少发生。如《安全生产法》 属于一级预防。一级预防通过一下策略实现:

(1)全人群策略:通过对全民,包括各级政府官员、企业法人代表、生产管理人 员、企业员工,甚至社会大众、学生等的安全培训教育,以提高全民的素质,包括意识、知识、技能、态度、观念等综合素质。

(2) 高危人群策略:对职业人群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伤害预防教育、培训训练、 督导强制等方式达到安全促进的效果。例如,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所有从业人员进行 必要的安全生产技术培训。其主要负责人及有关经营管理人员、重要工种人员必须按 照劳动安全卫生法律法规的规定,接受规范的安全生产培训,持证上岗,有效提高劳 动者的业务技术素质和处理事故、故障的应变能力。保证安全生产的必要投入,完善 安全生产条件,积极采用安全性能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不断改 善安全生产条件。坚决关闭、取缔非法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以确保安全生 产。改进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积极采用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风险评 估、安全评价等方法,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形成对企 业负责人有效的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对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经营 单位和主要负责人予以数额较大的罚款,使违法成本大大高于守法成本,从而杜绝经 营者存在安全生产事故的侥幸心理。

(3) 健康促进策略:20世纪80年代由澳大利亚学者提出的环境与健康的整合策 略。比如,针对工作场所的工伤事故现象,就可以采取工作场所健康促进项目。即通 过:①把工伤事故预防纳入企业政策;②由雇员和雇主共同讨论建立一个安全的工作 环境;③通过岗位培训和职业教育加强工人的工伤事故预防能力;④通过投资改善不 合理的生产环境;⑤明确雇主和雇员在职业工伤事故预防中的责任;⑥共同参与工伤 事故预防活动等,使工作场所的工伤事故得到了有效控制。

2. 二级预防其目的是当工伤事故发生时,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 采取自救互救、院前医护、院内抢救和治疗,最大限度的降低工伤事故的死亡率和致 残率。

3. 三级预防指工伤事故已经发生后,控制工伤事故的结果。其主要任务使工 伤者恢复正常功能,早日康复和残疾人士得到良好的医治和照顾。

(二)用人单位负责制

我国工伤事故的预防控制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工作体制为:“用人单 位负责,政府监察,行业管理,群众监督”。用人单位负责是工伤事故预防策略中最 为重要的一环,只有真正落实用人单位负责制,才能真正落实工伤事故的预防控制措 施。一般认为,用人单位负责制包括行政、技术和组织责任。行政责任指用人单位的 法人代表为工伤事故预防的第一责任人,生产管理各级领导和职能部门负相应行政责 任,倡导“安全生产,人人有责”;技术责任指安全设施的“三同时”,即安全设施与 生产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组织责任系指在安全人员配备、组织机构 设置、经费预算落实等方面需在组织上落实,实行“五同时”原则,即用人单位在计 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要同时考虑安全问题,做到生产与安全的 统~'o

(三)健康促进

采用工作场所健康促进项目。如通过岗位培训和职业教育加强工人的预防工伤事 故能力;通过投资改善不合理的生产环境;明确用人单位和职工在工伤事故预防中的 责任和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讨论建立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等,使工作场所的工伤事

第六章职业伤害与职业安全 ——

故得到有效控制。

(四)安全技术对策

1. 消除危险要从系统中彻底排除某种危险因素,保证系统的安全性能,一般 可通过改革工艺等手段来实现。

2. 降低危险因素采用这一对策虽然可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水平,但不能从根本 上消除危害因素,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对作业人员的危害。

3. 引导危险因素把某些危险因素引导到作业环境以外,避免对作业人员和设 备等造成危害。

4. 隔离危险因素将作业人员与系统中的某种危险因素隔离开,使作业人员不 直接接触危险部分,从而避免或减轻危害。如戴安全帽、穿防护服、穿防护背心、戴 防护手套等。

5. 坚固防护以安全为目的,提高设备、建(构)筑物、器具等的结构强度, 以保证在规定之使用范围内有足够的安全性能,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留有足够的“安全 系数”。

6. 薄弱环节与坚固防护相反这一对策是利用某些弱元件,在系统中人为地设 置薄弱环节。当设备、设施的负荷超过额定限度,或系统中有爆炸、火灾等危险时, 使危险因素的发展在薄弱环节被切断,从而保护系统的整体安全。

7. 闭锁以系统中的某种方式(机械、电气)保证某些元件强制发生相互制约, 以达到安全目的。

8. 取代操作当系统中某种危险因素无法消除而又必须在这种条件下操作时, 为保证人员的安全健康,可采用自动化手段代替操作人员直接接触危险因素。

9. 距离防护系统中危险或有害因素的作用往往与距离有关,有的因素随距离 的增大而成倍减弱,利用这一性质可进行有效防护。

10. 时间防护缩短作业人员接触有害因素的实际时间,从而达到防护的目的。

11. 刺激感官在某些特殊的地点、场合,利用声、光、色、形等信息、信号、 标志、仪表刺激人的感官,提醒人们注意,保障安全生产。

我要评论

条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 验证码:

<>
职业卫生网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