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卫生监管

职业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模式

发表时间:2012-03-07 来源:职业卫生网 浏览次数: 评论: 顶: 踩: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的颁布实施,职业卫生防治工作得到较大发展,同时对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职能部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立一套科学、高效、规范、可操作性强的职业卫生监督方法也值得探索。本文试将量化分级管理应用于职业卫生监督工作中,对职业卫生监督从传统的经验型、定性管理模式向制度化、量化管理转变进行探讨和分析。

1 目的和意义

职业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目的是最优化利用现有卫生资源,提高职业卫生监督工作效能,降低职业病急性事故和慢性危害发生率,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促进经济发展。通过建立量化分级模式,可以避免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规范监督机构的执法行为。既可以使卫生主管部门抓住控制职业病的关键点,增强对重点企业、重点行业的监管力度,有效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又能为企业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明确的目标,增加防治工作的积极性。

2 依据与原则

职业卫生监督职能部门作为卫生行政监督主体,其工作职责的来源主要是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法定行政部门的授权,同时必须具有客观需要,量化分级管理模式的建立和应用同样需要这几方面的保证。

2.1 法律、法规和技术依据

在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中,多处明确了对职业卫生监管实行分类分级管理的规定。《职业病防治法》第三条规定,职业病防治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2]第四条规定,国家对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实行分类管理。《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3]第二条,将职业病危害事故分为三类。在职业卫生的多个技术标准中,采用分级的方式描述职业卫生问题,体现了分级管理的思想。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 )、有毒作业分级(GB12331—1990)、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 5044-1985)、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GB5817-1986)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GB/T3869—1997)、高温作业分级(GB/T4200—1997)、低温作业分级(GB/T14440—1993)、冷水作业分级(GB/T14439—1993)、噪声作业分级(LD80—1995)等多个标准均为分级分类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我要评论

条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 验证码:

<>
职业卫生网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