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卫生监管

如何撰写职业卫生调查报告

发表时间:2012-10-25 来源:职业卫生网 浏览次数: 评论: 顶: 踩:

职业卫生调查步骤

一、准备阶段

1、制订计划

内容包括:

调查目的、试图寻求的答案和可能遇到的困难;

调查对象、对照选择、样本大小和抽样原则;

调查方法;

调查项目、观察客观指标和检查测定方法,所需仪器设备和物资、经费和人力;

组织机构、人员培训,调查队伍组织领导及协作关系;

现场联系及时间安排;

预期结果;

数据处理、资料整理、分析和总结等。

2、查阅文献

围绕调查内容和目的,认真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充分掌握现有资料,借鉴别人经验,使调查工作更有的放矢,效率更高。

可运用现代文献检索手段,如联机检索、光盘检索、国际互联网等,以便更准确、及时地了解全世界有关职业卫生与职业病方面的资料,查找到最新文献。亦可随时与世界各地的职业卫生与职业病专家讨论专题的有关内容。

3、拟订表格

调查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

既要简明扼要,又要达到调查的目的。

调查表的内容一般包括:

1.调查表的名称;

2.一般项目: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出生地、民族、文化程度、工作单位名称、职业、车间、工种及家庭住址;

3.调查项目:根据调查目的而定,一般包括职业史及接触史、疾病史、目前健康状况、不良生活方式、环境监测、针对该项调查的体检和化验项目;

4.调查者对调查结果的可信度估计;

5.结束部分:包括调查人签字和调查日期。

拟定表格式的注意事项

应根据调查目的、内容及统计方法,周密设计调查表格的项目及形式。

每一调查项目都必须用意明确,而非可有可无。

调查表格的完善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调查计划的完善与否。因此,拟好的表格最好先进行试点调查,并根据试调查效果作必要修改,使其更趋完善。

为便于计算机处理,调查项目尽可能量化,可在表格偏旁位置预留空格,以便填入各项目的“量值”。

为验证调查对象回答内容的可靠性,可在询问项,如主观症状中,随机穿插与接触-反应(效应)完全无关的内容,作为“干扰性项目”。整理分析时,分别算出“症状分”与“干扰分”,供判断参考。

4、调查对象的选择

根据调查目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对象。

一般原则是:

根据研究目的,确定样本大小和抽样方法;

以密切接触有害因素的人群为观察对象,并选择同等条件非接触人群为对照组;

在评价检测指标对反映环境浓度或机体反应的灵敏性和可靠性时,应尽可能分别选择接触高、中、低浓度(或强度)的接触者为对象;

凡同时接触可干扰效应的其它因素者,不应列为对象;

慢性职业病调查应特别注意潜伏期,现有接触人群或曾经接触者,均应列为调查对象;

对照的选择应注意可比性,即性别、年龄、工龄等应合乎统计学要求。

5、试点调查(预调查)

检验预定计划是否完善,切实可行;

及时发现问题,如调查表格是否合适、检测设备是否完好、调查对象是否合作等;

锻炼和考核调查队伍的能力,积累经验,估计不同检查者之间的差异,进一步统一方法和标准,缩小误差,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实施阶段

在试点调查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按照计划,有序地全面开展工作。

这一阶段应特别注意现场调查的质量控制。在正式实施阶段最好制订有工作手册,内容包括调查员须知、调查项目各项标准、操作规程等,调查员必须严格遵守调查工作手册中所定的各项规章。

专题调查组要建立各级分工负责的组织网络,如由项目负责人→现场调查督导人→调查员、摘抄员、检验员组成的三级工作网。调查中随时抽查原始记录,及时复核补漏,汇总和整理调查资料。

尚需掌握工作进度,注意工作中的密切配合与协调,确保按质按量如期完成调查任务。

三、总结阶段

1、资料整理与统计分析

包括资料检查和资料整理。

资料检查: 检查调查表格中的原始资料,内容包括:

资料的完整性:即全部项目必须符合调查设计的要求并逐项填齐;

资料的可靠性:即调查方法正确,疾病诊断明确,测定数据准确等;

资料筛选的原则性:即资料剔除不能带有主观性,取舍要有一定的原则。

资料的剔出: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予剔除:①项目不全;②记录欠正确;③对照人群曾接触被调查的有害因素;④接触人群曾接触足以影响调查结果的其它因素。

资料整理:按以下步骤进行整理和分析:

在同质基础上,按调查设计分组;

按分组要求拟定整理表,对资料进行归并、组合;

资料分析,按统计学原则,根据资料特征及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方法和参数,探讨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联系及其强度,并阐明混杂效应(confounding effects)及其程度。

资料整理:按以下步骤进行整理和分析:

在同质基础上,按调查设计分组;

按分组要求拟定整理表,对资料进行归并、组合;

资料分析,按统计学原则,根据资料特征及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方法和参数,探讨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联系及其强度,并阐明混杂效应(confounding effects)及其程度。

2、调查汇总

据调查结果写出全面总结,向所调查企业和有关上级部门汇报。报告应针对所发现的问题作出卫生学评价,提出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建议,力争把通过调查所得到的科学结论,反馈到企业职业卫生工作中去。

3、论文撰写

作为一项科学研究,应结合调查发现,进一步复习有关文献,深化感性认识,把调查报告提炼成一篇或几篇科学论文。

科学论文一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论文的题目、摘要和关键词、前言、调查对象和方法、结果、讨论、近期重要的有关参考文献。

我要评论

条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 验证码:

<>
职业卫生网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