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云飞谈之九:风险评价之思路

发表时间:2014-01-19 来源:职业卫生网 浏览次数: 评论: 顶: 踩:

 今天讲讲职业卫生风险评价的几个思路:

首先,要提的是危险度评价。预防医学出身的职业卫生工作者对这个方法都不陌生,而且可说非常的熟悉。这种方法由美国科学院研究委员会在其红皮书《联邦政府风险评估:管理其过程》中推出,基本思路是首先发现、认识某种物质对健康是有害的,然后来研究剂量与效应的关系,随之评价暴露情况,最后根据上述研究成果来描述该物质的健康风险。这是一条经典的方法,甫一推出,就得到了与健康相关的各行业研究者的一致认可。在化学品毒理鉴定、食品风险评估以及环境物质健康风险评估等领域仍是最主流的方法。我们教科书上讲的职业危害因素对机体各系统的危害的论述基本都是以这种方法得出来的。正因为此,在建设项目职业卫生风险评估方面,他有一个很大的缺点:他的目的在于阐述危害因素是怎么影响健康的,强调的是对个体循环、呼吸、神经等各系统的具体危害过程。实际上我们现在做的职业卫生工作就是基于这种方法,危害认知和剂量效应评定我们利用的是前人的资料,我们去调查、检测就是在做暴露评估,最后我们出的评价报告就是试图去精确的描绘这种危害的健康或机体的影响,但不够。这种阐述不能成为推动企业去开展职业病防护的动力。企业界不想知道某种物质或因素是怎么去具体的影响劳动者的健康的,那是医生的任务,他想知道发生这种(得职业病)健康危害的概率是多少,是否不去采取措施造成的社会或经济损失是企业不能承受之重。

另外一个思路是对安评领域的评价方法采取拿来主义,直接使用或做某些微调使其尽量适合职业卫生的要求。在职业卫生领域去使用安评的一些方法,有一些先天的不足。安全评价主要针对财产、设备或生命损失,更加关注火灾、爆炸和中毒。就健康而言,安评更加关注伤害和死亡,疾病在这些方法里的价值尺度很低。在这些方法里,LEC法简单、易学,容易理解,而被大家广泛采用。但这个方法中没有职业病的位置,为克服这些不足,有人对此进行了改造。宋大成在此基础上创新了MES法,尝试在危害后果引入了健康损害,并把它分为职业病(多人)、职业病(多人)、职业性多发病和职业因素引起的身体不适四个级别,再结合控制措施的状态和接触危害的频率去预测风险。麦子主任在这个方法里又引入了层次分析法,很复杂,反正我没看懂。孙庆云采用的是风险矩阵,在风险可能性这项引入是否超标、接触频次和职业病案例三个因素去预测风险。这两个方法沿袭了LEC法的简单实用,也很好理解,我推荐。 蒋少波和白文元也在这个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探索,其中蒋少波将LEC三个指标逐项设定了对应的职业病项目,下了功夫,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另外在这一领域我想提到几个人,大家可以去膜拜一下。一个是黄德寅,做了很多研究探索工作。她相继用过半球扩散模型、伤害或破坏范围模型等多种模型去验证职业卫生问题,很敬业、很给力。我很欣赏她。还有赵阳、樊晶光、杜欢永等,他们不仅提出了急性职业病危害风险的评估问题,还提出了慢性职业病风险可能的评估思路,以及引入环境风险评估的方法。难能可贵的是这几个人都是纯纯粹粹搞安全出身,但都在积极主动地探讨职业卫生建设,视野很开阔,也没有小王国思想。不像一些搞职业卫生的一提起安全、环境就炸了锅一样,更别提去借鉴人家好的方法和思路。

第三个思路职业卫生评价人员可能更感兴趣,那就是新加坡半定量风险评估还有麦子主任的数据挖掘技术。新加坡半定量风险评估的优势在于对采样数据没有过多的要求,这个也是我非常喜欢他的一个理由。但这个方法要用到嗅阈,基于我国对嗅阈还没有什么标准,所以这个方法用的时候有点小麻烦。但你要知道这个方法是基于ILO的toolkit,那么你直接去看toolkit也可以。说说麦子主任的数据挖掘技术。数据挖掘是一种透过数理模式来分析企业内储存的大量资料,以找出不同的客户或市场划分,分析出消费者喜好和行为的方法。数据挖掘的任务有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分类分析、异常分析、特异群组分析和演变分析等。数据挖掘通常与计算机科学有关,并通过统计、在线分析处理、情报检索、机器学习、专家系统(依靠过去的经验法则)和模式识别等诸多方法来实现上述目标。我大概看了看,个人以为这个方法最大的好处是通过数据分析能够降低现场调查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把支离破碎的调查结果综合一下得出一个合量来掩盖自己调查的不细致,用一个数据化的结果去骗人能更好骗一些。我在上学的时候,查资料查到过麦子主任的文献,跟着挖了几天。但我的数学一直不大好,对这种纯数理的东西很头疼,最后挖的头昏脑涨,索性把他扔在了一边。我发现麦子主任很喜欢这种纯粹理性的东西,从研究生就搞这个,毕业了,还搞。佩服。现在看到挖掘技术,我脑子里都是日文:土豆那里挖?土豆墙根挖。一挖一麻袋?嗨,一挖一麻袋!哈哈,轻松一下。跟数据挖掘技术比较像的还有Delphi(头脑风暴)法、神经网络法、层次分析法。

第四个思路就是大家现在都知道的,某些人(专指天涯)强力推荐的ILO的化学品工具盒。这个方法也是ILO和WHO强力推荐的,已经被很多国家和国际组织所接受,全名叫International Chemical control toolkits(ICCT)。这个方法就淡化了对检测的要求,依据物质的危害、潜在暴露以及使用量来预测风险,根据不同的风险,提出不同的防护对策。但这个方法归根结底是一个风险管理的工具,他的主要目的是去促进职业风险管理,针对的对象很明确,中小企业。因为中小企业没有雄厚的资金、优质的资源和经验丰富、成熟的人才,去做一次道化、蒙德、hazop,他们承担不起,自己又做不了,但工作场所的风险又是如此之多,接触人员如此之广,如果放弃了中小企业的管理,基本等同放弃了职业风险管理才去设计了这么个方法。评价机构可以主动去学习一下,但一定要知道它的局限性在哪里。这个方法的基本要求就是,没有受过训练的、对企业职业性风险来源不是很明确的中小机构的管理人员能按图索骥的找到可能的危害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有的国家要求每天开工前,企业都用这个方法做一个风险评估。

与这个方法相关的知识有control banding和COSHH,可以互相印证着去学。实际上,ICCT来源于Control banding,Control banding来源于COSHH。这玩意的老家在英国。虽说英国现在在政治上是个二流国家了,但在工业技术标准上绝对是一流,超一流。当今工业界流行的三大体系无一不是出自英国。

第五个思路是我最喜欢的,个人感觉比以上的方法都好都实用的还是我们以前的作业分级法。前面的方法都是努力预测一个概率,去说服企业去做防护工作。作业分级方法就是个纯粹的管理方法,单项指数、综合指数、分级指数,不跟你那么多废话,你到了那个级别就用多严厉的方法管理你。从这点上来说,他和toolkit挺相像。但这个方法是立足于现场检测结果的,让检测有了落脚的地方。这个分级的办法是以前劳动部组织制定并推行的,教科书里也讲,对企业职业卫生分级管理很有成效。不知道为什么,卫生部门后来把这个方法抛弃,自己又没设计更好的办法来代替它。安监接手以后,我看有点想再用的意思,对方法做了些修改并重新发布了标准,我感觉方法反而退步了,而且实践中也没人对这个方法提出管理上要求。但我还想说,这个方法真不错,希望它能焕发青春。

讨论帖:http://bbs.zywsw.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478&page=1&extra=#pid45707

我要评论

条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 验证码:

<>
职业卫生网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