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卫生监管

塑胶行业铅中毒情况调查

发表时间:2012-07-24 来源:职业卫生网 浏览次数: 评论: 顶: 踩:

塑胶行业配混料作业操作工在短期内发生多例铅中毒,所见报道不多。现就我市某乡镇塑胶厂配混料车间工人慢性铅中毒的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劳动卫生学调查

1.基本情况:该厂于1993年投产,现有职工300人。其中,配混料车间职工12人,男Il人,女1人;年龄20-39岁,平均25岁;工龄0.5-41月,平均16.4月;均招自外地农村,文化程度初中以下。主要产品为聚乙烯塑胶电线管和排水管,生产原料聚乙烯中需加碱性硫酸铅和硬脂酸铅粉剂作为稳定剂,配料比例为每锅100kg加稳定剂2kg性产电线管)或4kg(生产排水管)。工艺流程为配料~混料~剂出-成型。混料后需加热200℃以上。

配料间容积35m2 x 5m,混料间容积250m2x5m。两车间相互连通,单面窗户,除有两只换气扇外,无其他抽风除尘设施,亦无个人防护措施。

手工操作。每天约需配混70锅,约用稳定剂200kg,工作时间约7h。

2.车间空气中铅浓度测定在正常生产状态下,用无铅滤膜常规采集铅尘样本各4个,按《车间空气监测检验方法》推荐,用双硫腺比色法分析。结果显示配料间铅尘平均浓度1 . 178mg/m3 ,超标22倍;混料间铅尘平均浓度3.448 mg/m3,超标68倍。

临床检查

选同厂不直接接触铅的成型车间操作上24名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2人,女2人;年龄IS-42岁,平均26岁;工龄5-44月,平均20月。两车间工人均排除在车间内吸烟、进食等不良习惯。

1.临床表现:12名铅作业工人中,自诉脐周隐痛2例,腹胀4例,呕吐l例,经常头昏5例,乏力7例,四肢关节酸痛5例。其中,I例工作0.5月即有头昏、乏力,]例工作8月即有腹胀、腹痛、头昏、呕吐。而对照组无上述症状。

2.实验室检查:按《职业性慢性铅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GB11504-89)附录所列方法,对l2名铅作业工人进行晨尿铅(PbU)、尿δ-氨基乙酸丙酸(δ-ALA )、尿粪叶琳(CP)半定量检测,并检查了血红蛋白(Hb)。结果见表1, 20 由表1可见,除I例外,其余尿铅均超过正常值,最高超过6.8倍;δ-ALA除2例正常外,其余均超过正常值,最高超过9.6倍;CP最高洲;H6有6例低于正常水平,最低84g/Lo 配混料作业工人的H4 , Pbu , δ-ALA , CP的异常检出率均较成型操作工高,两者有显著差异,见表2。

根据职业史和现场劳动卫生学资料,结合临床检查结果,12名配混料工诊断亚急性轻度铅中毒2例,慢性中度铅中毒2例,慢性轻度铅中毒6例,铅吸收I例,铅中毒检出率达83.3%。成型操作工诊断铅吸收2例。

讨论

碱性硫酸铅和硬脂酸铅的毒理及中毒临床表现均与铅相似,毒性不容忽视。有关资料提示川,铅尘浓度达0.25mg/m3时,铅中毒可能性增大。该车间铅尘最高浓度达3 .448mg/m3,且是手工操作,亦无任何防护措施,导致该厂投产仅3年就发生这么多例铅中毒。根本原因是“三同时”把关不严,投产前未经过卫生部门的审查验收,生产后又未定期进行劳动卫生监测和健康监护,使工人的健康状况严重受损。而成型车间2例铅吸收工人,则是因工业卫生知识缺乏,经常在配料车间逗留所致。加大劳动卫生法制管理力度,加强预防性和经常性卫生监督、监测,完善有关法规和教育工人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是当务之急。

我要评论

条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 验证码:

<>
职业卫生网微信二维码